电子信息工程伦理报告 个人信息泄露,信息鸿沟,信息茧房…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小编 2025-01-23 电子头条 23 0

个人信息泄露、信息鸿沟、信息茧房…丨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本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11期"专题:科技伦理治理的战略研究"

原标题《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1、 当前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理和秩序规范。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科技发展往往带来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显著变化,成为划分时代的一项重要标准,也带来对社会伦理的深刻反思。

人类社会于 20 世纪中后期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技术伦理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包括个人信息泄露、信息鸿沟、信息茧房、新型权力结构规制不足等。

信息技术的高速变革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迅速迈向智能时代,其突出表现在带有认知、预测和决策功能的人工智能算法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个场景之中;前沿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正逐渐发展形成一个万物可互联、万物可计算的新型硬件和数据资源网络,能够提供海量多源异构数据供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可直接控制物理设备,亦可为个人决策、群体决策乃至国家决策提供辅助支撑;人工智能可以运用于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工厂、智慧农业、智慧金融等众多场景,还可能被用于武器和军事之中。

然而,迈向智能时代的过程如此迅速,使得我们在传统的信息技术伦理秩序尚未建立完成的情况下,又迫切需要应对更加富有挑战性的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积极构建智能社会的秩序。

计算机伦理学创始人Moore将伦理智能体分为 4 类:

1. 伦理影响智能体(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伦理影响);

2. 隐式伦理智能体(通过特定软硬件内置安全等隐含的伦理设计);

3. 显示伦理智能体(能根据情势的变化及其对伦理规范的理解采取合理行动);

4. 完全伦理智能体(像人一样具有自由意志并能对各种情况做出伦理决策)。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尚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但也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伦理影响。人们正在探索为人工智能内置伦理规则,以及通过伦理推理等使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中也包含有对伦理规则的理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赋予人工智能机器一定的道德主体地位,但机器能否成为完全伦理智能体存在巨大的争议。尽管当前人工智能在一些场景下的功能或行为与人类接近,但实则并不具有“自由意志”。从经典社会规范理论来看,是否能够成为规范意义上的“主体”来承担责任,并不取决于其功能,而是以“自由意志”为核心来构建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即以自由意志为起点展开。因此,当前阶段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路径构建应主要围绕着前 3 类伦理智能体开展,即将人工智能定性为工具而非主体。

当前阶段,人工智能既承继了之前信息技术的伦理问题,又因为深度学习等一些人工智能算法的不透明性、难解释性、自适应性、运用广泛等特征而具有新的特点,可能在基本人权、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伦理风险。

例如:

1. 人工智能系统的缺陷和价值设定问题可能带来公民生命权、健康权的威胁。2018 年,Uber 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的致命事故并非传感器出现故障,而是由于 Uber 在设计系统时出于对乘客舒适度的考虑,对人工智能算法识别为树叶、塑料袋之类的障碍物做出予以忽略的决定。

2. 人工智能算法在目标示范、算法歧视、训练数据中的偏失可能带来或扩大社会中的歧视,侵害公民的平等权。

3. 人工智能的滥用可能威胁公民隐私权、个人信息权。

4. 深度学习等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会导致算法黑箱问题,使决策不透明或难以解释,从而影响公民知情权、程序正当及公民监督权。

5. 信息精准推送、自动化假新闻撰写和智能化定向传播、深度伪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和误用可能导致信息茧房、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以及可能影响人们对重要新闻的获取和对公共议题的民主参与度;虚假新闻的精准推送还可能加大影响人们对事实的认识和观点,进而可能煽动民意、操纵商业市场和影响政治及国家政策。剑桥分析公司利用 Facebook 上的数据对用户进行政治偏好分析,并据此进行定向信息推送来影响美国大选,这就是典型实例。

6. 人工智能算法可能在更不易于被察觉和证明的情况下,利用算法歧视,或通过算法合谋形成横向垄断协议或轴辐协议等方式,破坏市场竞争环境。

7. 算法决策在社会各领域的运用可能引起权力结构的变化,算法凭借其可以处理海量数据的技术优势和无所不在的信息系统中的嵌入优势,对人们的权益和自由产生显著影响。例如,银行信贷中通过算法进行信用评价将影响公民是否能获得贷款,刑事司法中通过算法进行社会危害性评估将影响是否进行审前羁押等,都是突出的体现。

8. 人工智能在工作场景中的滥用可能影响劳动者权益,并且人工智能对劳动者的替代可能引发大规模结构性失业的危机,带来劳动权或就业机会方面的风险。

9. 由于人工智能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日益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漏洞、设计缺陷等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个人信息等数据泄露、工业生产线停止、交通瘫痪等社会问题,威胁金融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等。

10. 人工智能武器的滥用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加剧不平等,威胁人类生命与世界和平……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具有复杂性,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架构和治理体系。

1.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成因具有多元性,包括人工智能算法的目标失范、算法及系统缺陷、受影响主体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危机、监管机制和工具欠缺、责任机制不完善、受影响主体的防御措施薄弱等。

2.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应用的飞速发展,难以充分刻画和分析其伦理风险及提供解决方案。这要求我们必须克服传统规范体系的滞后性,而采用“面向未来”的眼光和方法论,对人工智能的设计、研发、应用和使用中的规范框架进行积极思考和构建,并从确立伦理准则等软法开始,引领和规范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因噎废食,要深刻认识到它可以增加社会福祉的能力。因此,在人类社会步入智能时代之际,必须趁早从宏观上引导人工智能沿着科学的道路前行,对它进行伦理反思,识别其中的伦理风险及其成因,逐步构建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价值。

2、 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治理原则及进路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正从形成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基本共识出发,向可信评估、操作指南、行业标准、政策法规等落地实践逐步深入,并在加快构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框架体系。

伦理准则

近几年来,众多国家、地区、国际和国内组织、企业均纷纷发布了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或研究报告。据不完全统计,相关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已经超过 40 项。除文化、地区、领域等因素引起的差异之外,可以看到目前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已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共识。

近年来,中国相关机构和行业组织也非常积极活跃参与其中。例如:2018 年 1 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 版)》,提出人类利益原则和责任原则作为人工智能伦理的两个基本原则;2019 年 5 月,《人工智能北京共识》发布,针对人工智能的研发、使用、治理 3 个方面,提出了各个参与方应该遵循的有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社会发展的 15 条原则;2019 年 6 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 8 项原则,勾勒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2019 年 7 月,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2021 年 9 月,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由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从发布内容上看,所有准则在以人为本、促进创新、保障安全、保护隐私、明晰责任等价值观上取得了高度共识,但仍有待继续加深理论研究和论证,进一步建立共识。

治理原则

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安全、健康发展,并将伦理治理纳入其人工智能战略,体现了发展与伦理安全并重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领域的法治建设问题,强调“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应对新技术新业态的规制和监管方面,形成了“包容审慎”的总体政策。这项基本政策在 2017 年就已正式提出。在 2020 年 1月1日起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 55 条中更是专门规定了“包容审慎”监管原则:“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针对其性质、特点分类制定和实行相应的监管规则和标准,留足发展空间,同时确保质量和安全,不得简单化予以禁止或者不予监管。”这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一方面,要注重观察,认识到新技术新事物往往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亦有其发展完善的客观规律,应予以一定空间使其能够发展完善,并在其发展中的必要之处形成规制方法和措施。

另一方面,要坚守底线,包括公民权利保护的底线、安全的底线等。对于已经形成高度社会共识、凝结在法律之中的重要权益、价值,在执法、司法过程中都要依法进行保护。这既是法律对相关技术研发者和使用者的明确要求,也是法律对于在智能时代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科技向善的郑重承诺。

治理进路

在人工智能治理整体路径选择方面,主要有两种理论:“对立论”和“系统论”。

“对立论”主要着眼于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权利和福祉之间的对立冲突,进而建立相应的审查和规制制度。 在这一视角下,一些国家和机构重点关注了针对人工智能系统本身及开发应用中的一些伦理原则。例如,2020 年《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中提出 7 项主要原则——透明、包容、责任、公正、可靠、安全和隐私,欧盟委员会于 2019 年《可信赖人工智能的伦理指南》中提出人工智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应遵守合法性、合伦理性和稳健性 3 项要求,都体现了这一进路。

“系统论”则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其他人工代理、法律、非智能基础设施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 人工智能伦理涉及一种社会技术系统,该系统在设计时必须注意其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对象,而是需要考虑它将要在怎样的社会组织中运作。我们可以调整的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系统,还有在系统中与之相互作用的其他要素;在了解人工智能运作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在整个系统内考虑各个要素如何进行最佳调配治理。当前在一些政策和法规中已有一定“系统论”进路的体现。例如,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发布的《合伦理设计》中提出的 8 项原则之一即为“资质”(competence),该原则提出系统创建者应明确对操作者的要求,并且操作者应遵守安全有效操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原则,这体现了从对使用者要求的角度来弥补人工智能不足的系统论视角,对智能时代的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需求。

我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 2019 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中,不仅强调了人工智能系统本身应该符合怎样的伦理原则,而且从更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治理原则”,即人工智能发展相关各方应遵循的 8 项原则;除了和谐友好、尊重隐私、安全可控等侧重于人工智能开放和应用的原则外,还专门强调了要“改善管理方式”,“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及科普,提升弱势群体适应性,努力消除数字鸿沟”,“推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中的协调互动”等重要原则,体现出包含教育改革、伦理规范、技术支撑、法律规制、国际合作等多维度治理的“系统论”思维和多元共治的思想,提供了更加综合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行动指南。基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应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指导下,系统性地思考人工智能的治理维度,建设多元共治的人工智能综合治理体系。

3、 我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对策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以“包容审慎”为监管原则,以“系统论”为治理进路,逐渐建设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度、综合性的治理体系。

教育改革

教育是人类知识代际传递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务院、教育部出台的多项措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北京共识》13等报告可以看到,国内外均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改革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更好地支撑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应从 4 个方面进行完善:

1. 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知识,提高公众认知,使公众理性对待人工智能;

2. 在科技工作者中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和职业伦理培训;

3. 为劳动者提供持续的终身教育体系,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

4. 研究青少年教育变革,打破工业化时代传承下来的知识化教育的局限性,回应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伦理规范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开展人工智能行为科学和伦理等问题研究,建立伦理道德多层次判断结构及人机协作的伦理框架”。同时,还需制定人工智能产品研发设计人员及日后使用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从源头到下游进行约束和引导。

当前有 5 项重点工作可以开展:

1. 针对人工智能的重点领域,研究细化的伦理准则,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和建议。

2. 在宣传教育层面进行适当引导,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伦理共识的形成。

3. 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对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认知和实践。

4. 充分发挥国家层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制定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和推进计划,定期针对新业态、新应用评估伦理风险,以及定期评选人工智能行业最佳实践等多种方式,促进先进伦理风险评估控制经验的推广。

5. 推动人工智能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伦理委员会,领导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评估、监控和实时应对,使人工智能伦理考量贯穿在人工智能设计、研发和应用的全流程之中。

技术支撑

通过改进技术而降低伦理风险,是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重要维度。当前,在科研、市场、法律等驱动下,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均开展了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活动,以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的技术研发;同时,对加强安全性、可解释性、公平性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数据集异常检测、训练样本评估等技术研究,也提出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伦理智能体的模型结构。当然,还应完善专利制度,明确算法相关发明的可专利性,进一步激励技术创新,以支撑符合伦理要求的人工智能系统设计。

此外,一些重点领域的推荐性标准制定工作也不容忽视。在人工智能标准制定中,应强化对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贯彻和支撑,注重对隐私保护、安全性、可用性、可解释性、可追溯性、可问责性、评估和监管支撑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制定,鼓励企业提出和公布自己的企业标准,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建立,促进我国相关专利技术纳入国际标准,帮助我国在国际人工智能伦理准则及相关标准制定中提升话语权,并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奠定更好的竞争优势。

法律规制

法律规制层面需要逐步发展数字人权、明晰责任分配、建立监管体系、实现法治与技术治理有机结合。在当前阶段,应积极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的有效实施,开展自动驾驶领域的立法工作;并对重点领域的算法监管制度加强研究,区分不同的场景,探讨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评估、算法审计、数据集缺陷检测、算法认证等措施适用的必要性和前提条件,为下一步的立法做好理论和制度建议准备。

国际合作

当前,人类社会正步入智能时代,世界范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则秩序正处于形成期。欧盟聚焦于人工智能价值观进行了许多研究,期望通过立法等方式,将欧洲的人权传统转化为其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新优势。美国对人工智能标准也尤为重视,特朗普于 2019 年 2 月发布“美国人工智能计划”行政令,要求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政府机构制定标准,指导开发可靠、稳健、可信、安全、简洁和可协作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呼吁主导国际人工智能标准的制定。

我国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处于世界前列,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带来的挑战,在人工智能发展中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参与相关国际管理政策及标准的制定,把握科技发展话语权;在最具代表性和突破性的科技力量中占据发展的制高点,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背景

人工智能(AI)是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核心技术,得到了世界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大力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伦理规范和社会法治带来了深刻挑战。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掀起了人工智能新热潮,并明确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研究,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框架”。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的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2019 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专门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全面负责开展人工智能治理方面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研究和工作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专门强调要“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这些均体现了我国对人工智能伦理及其治理的密切关注程度和积极推进决心,同时也突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网络工程的伦理分析

2018年5月杭州第十一中学将智能科技运用到课堂中,但是此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事情是这样的;杭州市第十一中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的监控和分析,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人脸识别判断出学生的听课状态,比如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分析学生是否在发呆还是认真听课,也能够分析在看教材还是课外闲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此事情发生有赞同的声音也有不支持的意见。

对于学习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案例值得去深思一下,去网上查阅资料会发现,并不是杭州第十一中学第一次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入课堂,在一些一线城市很多学校已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课堂当中。课堂上学生课堂行为分析的视频截图在微博引发热议,这张图片再次刺激了用户对于在AI技术笼罩下,保护个人隐私倍感无力的神经。照片中,摄像头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获取两名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以标签的形式计算出“听讲、阅读、举手,趴桌子、玩手机、睡觉”等动作次数,趴桌子2次,玩手机2次,睡觉1次,听课0次,阅读0次,举手0次,,,最后通过人脸识别机器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有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用机器去给人定性或者利用机器去判读学生的状态从而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是否考虑一下AI(人工智能)过度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是否过度去依赖AI?利用冷冰冰的机器去了解未成年学生的内心,这样的做法与我们一直提倡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学生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会在人脸识别的监控下,学校采用人脸识别也是希望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学习每一分钟,但是这个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每堂课45分钟其实人的集中精力的程度与时间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形状,也就是说集中精力的时间不会是45分钟,这是很难做的,即使做法到也根本没有办法保证一天8节课都是相同的状态,不能将人和机器同等对待。学生在人脸识别系统的监控下学习,其实是一个高压的状态,AI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帮助一些自控度比较低的学生,但是监控到与学生彻底改掉不良学习习惯这是两码事。冷冰冰的机器绝对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内心,未成年的内心需要教师,甚至整个社会的正确引导。高质量的教学不能完全依靠AI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依靠的是学生,教师,家长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随着也会带来一些工程伦理问题,技术的进步绝不是道德伦理落后的标志,如何正确处理好人工智能和工程伦理之间的问题,这将一直需要我们去探讨与思考。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同时伦理道德水平也应该跟上步伐。

中国是当今世界的工程大国,正在向工程强国迈进。近年来,工程伦理日

益成为科技哲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以网络工程的伦理为专题来探讨网络工程的伦理问题。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此APP已在Android各大应用商店和APP Store均有上线。虽然抖音给用户带来了众多的趣味活动,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伦理问题。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而随着网络工程的日益发达,网络隐私问题的性质已经是直接暴露,而带有部分隐晦性质。举一个特别简单的案例,在抖音平台中,抖音会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相应的推送,与此同时还给用户推送相关的商品信息。例如:你在抖音上观看美妆博主的视频,那么推送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信息还会有商品链接,这时候用户的网络使用习惯的隐私就被暴露无遗。

消费陷阱说起来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举一个简单案例:返利促销可谓是现行的最大的消费陷阱,从表面上看,好像可以花一样的钱买更多的东西,但使用时却有诸多限制,结果往往是消费者不仅得不到便宜,反而因为要用完所得的返券而继续消费,最后花了更多的钱,掉进循环消费的陷阱。而网络盛行的当今,网络上的消费陷阱更加猖獗。抖音上的短视频广告存在过度夸张甚至是欺骗色彩,如某几款力推省钱的购物APP的广告视频,宣传只要下载了某款APP,鞋子零食都是免费送,而通过评论区我们为发现其宣传的大多是为了吸引用户下载软件而编织的消费谎言。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受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一族,其判断力存在非理性因素,而部分商家为了逐利则在抖音上发布误导性消费的讯息,如购车、买房仅需日供几十元,对于刚踏入社会的月光族一旦陷入,则就面临着以贷养贷的窘境。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完善网络安全;设置一套严格标准,通过设置监督平台来进行内容审查,从而起到把关人的作用。第二,政府监管;为了净化网络环境,政府将大力规范电子商务主体资格,营造良好准入环境;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探索建立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监管机制。第三,用户使用态度改变;青少年更需要提升高自身的辨别力,对于网络使用要理性看待,避免落入非理性消费陷阱。

工程伦理研究内容归根结底要为提升工程和工程师的伦理水平服务,因而随着工程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工程师就更需要担负起网络伦理的重任,满足受众的合法需求!

相关问答

急求人工智能课程结课 报告 !! - 十三亿少男的梦_ 的回答 - 懂得

人工智能课程报告摘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了几个阶段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知识工程、机器人等领域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是...

___ 调查报告 模板6篇-ZOL问答

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人工智能在应用中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隐私泄露问题以及人机交互中的伦理问题。4.3C电子产品对生活的影响3C电子产品的普及给人们的...

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怎样的 伦理 问题?

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的好处将是巨大的。但是,为了让AI真正有益于人类社会,我们也不能忽视AI背后的伦理问题。第一个是算法歧视。可能人们会说,...

信息 技术发展客观评价?

进入新世纪,世界上创新型国家几乎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居世界第...

东北大学(中国)文法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东北大学(中国)的文法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行政管理-本科、法学-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新闻学...

在你看过的影视作品中,你觉得最荒唐的剧情是什么?

家庭伦理剧中,刻意制造家庭矛盾冲突,比如婆媳关系,翁婿关系,隔代亲子关系,情人出轨,包养小三等等毁三观的剧情,然而结局又大多是大团圆结局。不可思议,不...荒唐...

信息 安全专业学的内容是什么呢?

1.信息安全专业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密码学、安全协议、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2.这些内容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到黑客攻击、病毒侵...

浩瀚书海,哪些书让我们受益,请各位朋友列书单?

我是个读过16年书的户口买进县城的干着农民一样营生的所谓城里人,其实是个种着几十亩田竹苗的业绩不太理想的个体工商户。今年51周岁。我有个与我的身份太不协调...

清华北大留学生录取要求是什么?怎样申请清华北大留学? - 红网...

相对来说比国内本科生申请读研要简单一些,只要符合申请条件和资格的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就比如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目前有43个院系招收国际研究生攻读...

摘录一段关于科技的新闻资料?

网友完善的答案好评率:77%一、第一台分子机器诞生法国与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并组装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分子机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