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电机工程 贡献科研创新力量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李永东

小编 2024-10-07 电子技术 23 0

贡献科研创新力量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访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李永东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12月9日,“对话滹沱·清华面对面——前沿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李永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强与石家庄市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为石家庄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提供强劲的动力。

“此次大会非常有意义,能够参加,我感到很高兴。”李永东说,这是石家庄市与清华大学关于新一代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一场学术盛会,十分有助于石家庄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市重要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优势,所以双方的合作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的具体实践。

李永东说,他曾多次来石家庄,每一次到来都会看到石家庄的变化,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繁荣、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我本身就是河北人,一直希望能为家乡作些贡献,希望通过清华大学与石家庄的合作,促进更多重大科技成果在石家庄孵化转化,吸引更多人才到石家庄发展,为石家庄导入创新资源,助力石家庄市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跨越提升。(记者 李莉雅)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课大于天——记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于歆杰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从教23年,他荣誉等身。而一切荣誉的起点,来自他对“课大于天”这一信念的坚持

与学生在一起,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力争每学期与每位学生一对一谈一次话;每周跟同学们集体跑一次步;每学期跟同学们一起集体出游一次……

他说,一个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培养人,在培养人上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正确的

2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电路原理”春季学期第一节课准时开课,该校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系党委书记于歆杰走上讲台。他没有急着讲知识,而是先给学生立下了这门课的“规矩”:不拖堂,迟到一定会被批评,抄作业被发现记0分,期中期末决不调分。

“只要教,教的就是教师的人生观。”于歆杰说,“立规矩”本质上是给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在他看来,教师对待教学、课程和课堂的态度既是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也是课程思政建设中最难的部分,教师首先要立“己德”,其次才有可能立“生德”。

“我们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要主动作为,要成为‘先生’,更要努力做难而正确的事,争取成为‘大先生’。”于歆杰说。他认为,“先生”是披荆斩棘、架桥修路的人,“大先生”则是为学生指引方向的人。

课大于天:建设一门学生喜欢的课

2013年牵头开设清华大学首门慕课“电路原理”,吸引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7万名学生观看;基于“电路原理”课程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教学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面对突发的疫情,担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确保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全部课程如期线上开学……

从教23年,于歆杰荣誉等身。而一切荣誉的起点,来自他对“课大于天”这一信念的坚持。无论是对课程思政、慕课、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还是做“教学的学术”,持续创新的动力来自他乐教爱生的教师底色。

翻开于歆杰的“教学档案袋”,里面详细记录了“电路原理”课程自2002年开课以来的授课情况,其中9次学生评教排名全校前5%,学生评价中最多的词汇是“硬核”“收获满满”……

作为清华电机系最基础、最核心的专业课程之一,“电路原理”通篇是枯燥的公式、名词和推导过程。怎样在枯燥的专业课中实现立德树人?

在于歆杰看来,立德树人的核心是教师对课程是否足够敬畏,是否能坚持“课大于天”的原则。开课20多年来,于歆杰从未因出差、开会或身体原因调整过一次课堂讲授,始终以“最高权重”保证课程教学。

于歆杰和团队对课程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内容层面,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先哲故事、反面故事和人生故事。比如,在讲到交流电系统时,于歆杰会讲到清华大学电机系团队研发的电压稳定控制器在美国的应用;讲电路处理信号子功能时,则会介绍华为研发5G以及美国对华为的打压。

“在枯燥的知识点之外讲一讲故事,孩子们不仅爱听,而且点燃了科研报国的热情。”于歆杰说。

在激发创新潜能时,于歆杰对课程进行了改造,搭建起教学“脚手架”,将“句号”变成了“问号”,将结论变成了探索。例如,在讲一端口网络时,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指引学生一步步推导出1883年法国工程师戴维南提出的“戴维南定理”。

“过去我们上课常常直接告诉学生们知识是什么、要怎么用。现在我们把课件变成了发明家视角,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定理,习惯去创新。”于歆杰说。

“课上,于老师非常严谨,课堂掌控力很强;课下,于老师热爱体育锻炼,经常和我们一起爬山、摄影。”苏凌君是未央书院2021级学生,大一上过于歆杰的课后,始终与于歆杰保持着联系。苏凌君很喜欢书院提倡的从游文化——“大鱼带着小鱼游”,在他看来,于歆杰就是这条大鱼,而自己就是跟在大鱼身边自由探索的小鱼。

做教学的学术: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

“78人的答题,答对76人,还有2个或许是故意为之。”“这题全对,看来大家掌握得不错。”“这题错了10个人,这10位同学课后可以再看看回放。”……

在一节45分钟的“电路原理”课上,于歆杰设计了5道计算题、2个线上抢答,平均每5—10分钟让学生做一个小测验,并亮出统计结果。学生也可以实时抢答、探讨,甚至发弹幕吐槽。

“借助‘雨课堂’教学工具,一方面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所比较,从而有学习的紧张感。”于歆杰说,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质,于歆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95后”“00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意愿显著增强;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特质也使传统课堂面临挑战:一方面是抬头率下降,另一方面是相同难度的考试,学生成绩下降了。

于歆杰不禁思考:在数字化资源和慕课普及的时代,什么才是课堂最核心的价值?“学生躺在被窝里,名师排着队上课”,滔滔不绝的教师和低头沉默的课堂,学习成效还有多少?课堂如果要变,该是什么形态?

“教师一定要做教学的学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2013年,于歆杰牵头开设了清华大学首门慕课“电路原理”,并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全新教学模式。

什么叫“以学生为中心”?清华的名师名课能否在南京大学、贵州理工大学、青海大学同步落地?在一场跨越四省四校的教学试验中,于歆杰总结出了3个层面:一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中心,二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三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中心。

于歆杰解释,第一个层面,即无论课堂讲授、动手实践还是翻转课堂,教学手段多样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第二个层面,提供更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对于主动探索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完全翻转课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小班习题研讨。第三个层面,即借助数字化资源、先进算法,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画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最终3个版本的‘电路原理’慕课在试验校都取得了很好的落地效果。”于歆杰说,这场探索所凝聚的相关成果,也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清华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0年春季学期,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为保障“如期开课”,于歆杰临危受命担任清华大学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对全校教师进行在线教学培训,最终清华大学春季学期所有课程都以在线教学方式圆满完成。

“真学者一定会用学术的视角来审视他的教学,会发现真问题,寻找现有方案,作出突破,并与别人分享。”于歆杰坚信。

为师之乐:与学生一起在泥塘里跋涉

2019年秋季开学,于歆杰作为教师代表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一句名言让他出了圈:遭遇失败,是因为你在追求进步;屡次遭遇失败,是因为你一直在追求进步。

这不仅是于歆杰对学生的寄语,也是他给自己的激励。他曾3次面临申请教授晋升失败的困境。谈起那段时光,于歆杰称“这不是倦怠,这是自我怀疑和否定”。

这条路是对的吗?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和自己的志趣,于歆杰作出了选择:一名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培养人,在培养人上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正确的。

于歆杰继续保持着育人的初心。

与学生在一起,是于歆杰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力争每学期与每名学生“一对一”谈一次话;每周跟学生们集体跑一次步;每学期跟学生们集体出游一次;尽量参加每一次班会……在于歆杰看来,教育的核心是与学生在一起,只有在一起才能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只有在一起才能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在一起才能使师生共同成长。

吴锦鹏是2020年入职电机系的年轻教师,他不仅是2006级电机系本科生,也是于歆杰领导的“电路原理”教学团队的成员。

“本科的时候上于老师的‘电路原理’课,只觉得条理清晰、内容扎实。等到自己作为教师讲这门课,才发现真是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吴锦鹏说,为了帮助自己站稳讲台,上课第一年,他的每一节课于歆杰都会从头听到尾,课后帮助自己从内容到授课方式一点一点地抠细节;凝聚了20多年心血和功力的“教学档案袋”也全部向自己开放,供参考对比。

担任博导10余年来,于歆杰所带博士生不多,但成才率很高,有4人次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人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2人论文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选人的要义,在于挖掘出真正有学术志趣的人,而不在考试分数高低。”于歆杰说,面试学生时,于歆杰喜欢揪着一个问题问到学生答不出为止,而平时小组讨论时,他也更欣赏能问倒自己的学生,“科研的过程常常会失败,而育人的乐趣就在于和学生一起在泥塘里跋涉,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相关问答

国内有哪些学校的机械 电子工程 专业比较好? 申请方

这是一份根据就业率给的有机械电子工程这个专业的大学的前50排名。在学术方面不能参考,但是是为了就业的话可以看一下哈。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1北...

机械 电子工程 是干什么的? - 懂得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

机械 电子工程 是干什么的?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

电子 信息 工程 电机 吗?

电子信息工程学电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

电子 信息 工程 和机电一体化的区别?

我是学机电一体化的大学生,根据我所学的,区别为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是针对弱电的电子方面,所学的课程有PLC电子学电子技术(数电和模电)电子CAD以及用电设备...

机械 电子工程 与机电一体化有啥区别?

一样的。大阪工业大学高森年编著的《机电一体化》第二章第一节第一段关于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的描述: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一词是机械(mechanics)和电子(e...

电子 信息 工程 和机电一体化哪个好?

1.无法简单地回答哪个更好,因为两个专业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2.电子信息工程是研究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学科,涉及电子器件、电路、通信、计算机等方面,适...

请问机械 电子工程 与机电一体化有什么区别吗?

机械电子工程和机电一体化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虽然它们有些相似之处,但却有很大的区别。机械电子工程主要关注于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结合,着重于设计、开发、...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机械 工程系 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的机械工程系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机械工程、、学院简介:目前,机械工程系拥有本科...

学习机械 电子工程 前景怎么样?

感谢邀请通过688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状况分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6090元。若按照工作经验和工龄来统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工资42...